钉钉发布的「魔法棒」,全面接入阿里大模型「通义千问」

来源: 极新
    作者: 钉钉        
4 月 18 日上午,钉钉在「智能协同之春」春季钉峰会上,展现了 1 个「魔法棒」和 4 条「咒语」。在一个有 6 亿多用户的产品里,大语言模型开始实际地起作用,钉钉是国内首家这么做


4 月 18 日上午,钉钉在「智能协同之春」春季钉峰会上,展现了 1 个「魔法棒」和 4 条「咒语」。在一个有 6 亿多用户的产品里,大语言模型开始实际地起作用,钉钉是国内首家这么做的厂商。我在 751 园区现场看着不穷(钉钉总裁叶军)的演示,强烈地感觉是:钉钉正加速中国企业的智能化进程。
一周前,阿里云 CTO 周靖人讲「通义千问」之于阿里云,是既定路线的一个节点,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当天,钉钉已经在官方公众号上放出了 4 个场景,其实就是今天发的 4 条「咒语」。在这些「咒语」发挥作用之前,先要有一个关键的动作,就是钉钉今天发布的「/」。
让我们来看下它的详细功能

之前钉钉花了很大精力在做低代码,但这次走向智能化后,低代码看起来好像「不香了」,毕竟可以直接「口喷式生成应用了」。在这一点上,不穷说到了一个观点还挺触动我,「没有白吃的苦」。

在之前的技术条件下,用那种方式(低代码)追求目标;现在有更好的技术,就用最好的技术追求目标。就像他今天上午在会上讲的,从更方便到直接用魔法棒开启的魔法世界,这是一个时代的跃迁,不变的是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的追求。
现场,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对话不穷时,不穷提到:

在传统年代,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倍的需求,低代码是解决 3 到 5 倍的需求,无代码是 5 到 10 倍,自然语言念咒语则是 100 到 1000 倍的需求。

感谢 OpenAI 激活了用户,它用一个 ChatGPT 启发教育了所有人:在提升生产力效率的场景里,落地大模型的能力很明显是大家是需要的。过去你做个经营数字化的新功能,还要去和客户「洗脑」,现在客户都开始像产品经理一样,催着钉钉这样的产品去做变动。

责任编辑: 姜稳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