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尾声,ROBO 医疗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
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ROBO 医疗 ")已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琨基金领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 "ROBO 医疗 " 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产品的临床试验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ROBO 医疗是消化领域手术机器人的先行者,一直致力于柔性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攻关,也是目前该赛道全球最早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手术机器人公司,与美国同行一起处于领跑位置。
截至目前,ROBO 医疗自研的消化内镜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多家中心开展临床试验,手术超百例,临床试验入组已进入尾声。

消化道肿瘤高发,ESD 手术难以普及
根据 WHO 的相关统计,消化道肿瘤全球发病及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近半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在中国。国内每年新发病例超 136 万例,约占新发癌症数的 30%。消化道肿瘤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癌症。
近些年,随着 " 早筛、早诊、早治 " 观念的推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成为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然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能进行 ESD 手术的医生覆盖率仅为 19 人 / 百万人,相比日本的医生覆盖率为 181 人 / 百万人,几乎是中国的 10 倍。主要原因是在传统 ESD 手术难度高、医生学习曲线长,限制了 ESD 手术的推广普及。
携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开发,填补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空白
ROBO 医疗敏锐地察觉到了该领域的临床需求和市场空白。
2017 年,ROBO 医疗携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开发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并承接了 "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 ",致力于将手术机器人技术应用到消化领域。

据介绍,ROBO 医疗采用了领先的微型连续体柔性机械臂方案,其直径可以达到 3mm 以内,在完成 6 自由度运动的同时实现了精准的主从控制。通过用机械臂的运动取代传统的胃镜运动的方式,让消化内镜手术操作时更接近医生的直觉,进而达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扩展手术范围等功能。
关于泰琨基金
泰琨基金是由泰格医药、杭州资本和杭高科创共同发起设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基金管理规模 200 亿元人民币。泰琨基金依托泰格医药临床 CRO 的产业布局,顺应杭州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采用市场化运作,围绕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关注创新型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数字疗法、智能制造营养健康等企业,致力于打造忠于科学、跨周期的生物医药产业价值投资平台。
如想加入社群,请扫码联系编辑。
责任编辑: 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