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信新材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7月3日,仁信新材敲响上市祥锣,正式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为“301395”。作为华南地区聚苯乙烯行业快速成长的代表性企业,仁信新材此次登陆资本市场也意味着公司发展也即将开启新征程。
仁信新材首次公开发行3623.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6.68元/股,募资规模为96661.64万元。
公司表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四大项目,即年产18万吨聚苯乙烯新材料扩建项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项目、聚苯乙烯1号和2号生产线设备更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综合年产能将达到48万吨,不仅产能建设走在行业前列,而且产品结构开始拓宽至HIPS领域。随着资产规模和盈利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将逐年提高。未来公司将在现有产品系列的基础上,加强新产品的配方研发和工艺改进,充分利用募投项目实施契机,加快人才引进,夯实硬件条件,提升自身的综合研发能力。
为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契机,公司董事会制定了“新产能、新产品、新市场”的“三新”发展方针,以继续保持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信新材)是一家专门从事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聚苯乙烯,其应用广泛,经加工成型后可应用于光学显示、家用电器、日用品、包装等领域。

此次IPO,仁信新材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3623万股,募集资金6.29亿元,主要用于投资公司二期年产18万吨聚苯乙烯新材料扩建项目、三期年产18万吨聚苯乙烯新材料新建项目及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并对原有一期年产12万吨聚苯乙烯树脂项目进行设备更新维护。

仁信新材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园区内,是一家2011年成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年产 30 万吨以上聚苯乙烯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对聚苯乙烯市场的影响力较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仁信新材属于华南地区最大的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生产企业,也是全国排名第四的 PS 生产企业。
2020年至2022年,仁信新材实现营业收入为11.13亿元、16.98亿元、24.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1.34亿元、9406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64亿元、1.28亿元、8772万元。公司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8.09%。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03亿元、1.45亿元、2.37亿元,对应净现比分别为119.90%、108.32%、252.12%。公司净现比持续增加,体现了自身较强的盈利能力。由此说明,仁信新材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和现金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经营风险。
在研发创新方面,仁信新材自 2017 年开始即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工信部第四批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生产运作,仁信新材不仅掌握了使用连续本体法生产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而且拥有较强的产品配方研发设计能力。公司 GPPS 聚苯乙烯产品具有应用针对性强、系列化程度高、质量相对稳定、综合性能突出等特点,在导光板、扩散板等对高透光、抗黄变、耐紫外照射有特殊要求的专用料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仁信新材已经掌握了 8 种关键产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含 HIPS),其中 6 个牌号的 GPPS 已经通过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此外,公司已经获得了 23 项与设备工艺改进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 2 项与产品配方研发相关的发明专利。
2020年至2022年,仁信新材研发投入分别为4,733.25万元、5,460.27万元、8,898.3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25%、3.22%、3.64%。

仁信新材始终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整个聚苯乙烯(简称PS)行业仍然延续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趋势,行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2023年至 2025 年间,我国将新增 PS 产能 280 万吨,聚苯乙烯的产能进一步提升。今天,仁信新材成功上市,未来其盈利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