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力能源系统提供商「智安新能源」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顺为系
来源: 顺为资本
作者:
廖尧 许璧端
2023-12-14
近日,小动力能源系统提供商「智安新能源」宣布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前海方舟领投,顺为资本跟投,老股东国宏嘉信持续加注。
近日,小动力能源系统提供商「智安新能源」宣布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前海方舟领投,顺为资本 跟投,老股东国宏嘉信持续加注。
资金主要用于下一代技术平台研发、市场开拓与推广以及自营 PACK 产能扩产等事项。
顺为合伙人程天先生表示: “当前,小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或将达到千亿规模。智能化电池在小动力领域相对稀缺,「智安新能源」团队凭借其对下游场景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能帮助客户最佳发挥电池的实际使用性能,优化电池系统在客户端的实际价值,具有较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我们相信,「智安新能源」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将有效推动小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动力。”
|图片来源:「智安新能源」
「智安新能源」是是一家轻型(小)动力能源系统提供商,成立于 2020 年,核心产品为智能小动力电池和充电器,产品主要面向无人机、AGV 地面机器人、水下电动产品等行业。
创始人张彩辉曾任大疆创新无人机电池模块负责人、农业无人机能源系统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其在新能源发展大潮背景下,瞄准动力电池技术向下渗透,即万物锂电化的下半场和电池智能化变革大潮从传统大动力行业进入小动力行业的趋势。
随着“双碳”目标公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新能源消费走入大众消费时代,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相关产业近年得到快速发展,而在锂电池不断普及的过程中,电池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市场关注。
一方面,小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以电动自行车为例,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2 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 1.8 万起。
另一方面,各方也在加速推进小动力电池安全发展。近日,作为全国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前列的城市,广州率先发布电动自行车团体技术标准,要求锂电池电动自行车触发热失控报警后,“5 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小动力电池领域首要问题就是不安全,其次就是不够智能。”张彩辉表示,“目前智能电池太笼统了,很多厂商把含有电量估算和通信的保护板都称为智能电池。但实际上只是把电芯的部分信息传输出来了而已。”
他指出,真正的智能电池是了解电池组中每个模块的能力和性能的复杂系统。
“设计一款智能电池包含 BMS、算法、电芯、PACK、线材、连接器等几个模块。电芯又涉及到电芯的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温度特性、内阻模型、漏电流参数、功率模型等很多因素;PACK 涉及到热管理、焊接工艺、防护级别、通流能力等问题;还要考虑线材设计和连接可靠性、连接器的寿命、快拆磨损程度等;BMS 的设计以及算法得考虑综合上述的所有特性和参数,根据电池的状态推荐充电参数,将电池性能简化为 SOC、SOP、SOH、SOE 等参数上报给整机,整机根据参数特性使用电池。”
简而言之,通过更多的指标,才能更好地了解电池的情况,并以此分析电池状态,优化使用方法。
张彩辉以 2022 年 1.8 万起电动自行车火警举例,若有智能电池监控,或者采集数据,便可以了解到起火或所有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参数。“而有了数据之后,智能电池可以做到更好、更安全,基本上不燃烧。”
事实上,安全已经是市场上最明确的要求,包括前文所述的广州,不少城市都在推进小动力电池的安全规范。而不管是电动自行车厂家,还是无人机、机器人等其他与小动力电池有着强相关的厂家,都对电池安全有着强烈需求。“电池不管怎么使用,可以坏,但是不能燃烧,不能爆炸。”
「智安新能源」2021 年完成初代产品的研发,2022 年开始实现多位客户大批量交付,在 2023 年新拓展 3 个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同比增长超 300%。而实现这一业绩的背后,一项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市场对小动力电池“安全”的需求。
张彩辉表示:“智能电池在小动力市场一直有需求,只是之前没有这方面技术,很多场景委曲求全,总体来说,「智安新能源」在小动力市场希望通过技术推动行业升级、推动标准升级的逻辑很清晰。”
目前「智安新能源」的核心产品——智能小动力电池,对比传统锂电已经具备快充、续航时间提升、循环次数大幅提升、自燃率大幅降低等优势。“相比相同电芯的传统电池,智安的智能小动力电池在充电速度上可以节省 50-80% 的时间,循环次数提升 2-4 倍,自燃概率降低 99%。”
若想要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除了提高电池材料的安全性,改善电池的安全保护设计成为主要手段,如设置电池安全阀、热溶保险丝、串联具有正温度系数的部件、采用热封闭隔膜、加载专用保护电路、专用电池管理系统等。
但是相比于新能源汽车有着更多布局空间,能布置完整的体系,或相比于 3C 类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等,有充足的算力能将锂电池安全算法融入到 SoC 中,小动力电池既没有充足的空间,也没有高成本、大空间采用高规格芯片。
“新能源车 BMS 方案在小动力电池市场是卖不动的,并且新能源车 BMS 功耗相对小动力电池比较大,此外小动力市场大部分是现成的,需要用智能电池适配,可利用空间较少。”张彩辉指出,「智安新能源」的产品在这几点上都有非常大的突破,在低功耗、低空间和相对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智能电池的算法。
据介绍,「智安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路线,是通过 BMS 底层自主创新,撬动整体 PACK 升级。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在软件算法、云平台、BMS 全栈及 PACK 环节实现了自研自主。“智能 BMS 产品,可以将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压缩到极小存储空间,结合 MCU 算法软硬一体化能力,可以在显著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时,真正实现 BMS 上云并且与 AI 深度融合。”
智能电池分析更多的应用场景数据后,实现在 AI 大数据下实时下发动态的千人千面算法到终端,真正实现智能自适应适配。
这一举措,在满足小动力电池的安全需求之余,也能为下游厂商提供满足产品性能的电池。实际上,小动力电池典型应用场景有很多,但每个场景基于使用功能,对电池的性能都有着不同的需求。
“比如无人机,电池需要多少放电倍率、充电速率等等,最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但是有了一套数据采集和算法后,能够通过算法优化无人机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张彩辉举例表示,“农业无人机和水下推行器区别就比较明显,农业无人机一天作业需要几十次循环,这种模式对电池散热、快充性能非常在意,这让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减重的同时优化充电倍率和散热速度。而参考水下推行器数据,每天最多循环一到两次,对电池充放电倍率的要求则可放宽,对防水、进水检测、电池漏电流和故障检测需求更大,海水导电性强,进水后往往容易导致电池燃烧等严重后果。”
智能电池需求的不仅上述行业,小动力电池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水下装备、水上装备、E-bike、两轮车、智能消费电子(扫地机,割草车)及电动工具等,都需要智能电池提供更安全和更精准的电池性能参数,让智能电池与小动力产品更匹配。“这些场景未来的年化增长将保持在 20-40%,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与潜力。”
目前,「智安新能源」聚焦在无人机、AGV 地面机器人、水下电动产品三大行业,并在未来 2-3 年为公司业绩爆发助力。据透露,公司计划将工厂落地惠州,将进行电池生产,充电器生产,产品测试,配合三大行业扩张。 责任编辑: 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