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眼科创新疗法与重组人胶原蛋白,「典晶生物」获超4000万美元B轮融资

来源: 36kr
   
「典晶生物」近日完成超4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越秀产业基金、本草资本和元禾控股跟投,现有股东继续加注。

极新获悉,「典睛生物」近日完成超4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越秀产业基金、本草资本和元禾控股跟投,现有股东继续加注。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生物合成角膜、多个眼科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ARK舟渡资本担任本轮交易独家财务顾问。

典晶生物成立于2020年2月,2020年底即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高瓴创投和泉创资本共同领投;主要研发眼科疾病创新疗法、重组人胶原蛋白技术。

在眼科疾病方面,典晶生物拥有多项正在开发的产品管线,包括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生物大分子项目;用于治疗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视网膜变性型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处于临床阶段;生物合成角膜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及一项在研的三类医疗器械项目。

在重组胶原蛋白方面,据典晶生物介绍,其已具备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酵母细胞中合成III型重组人胶原蛋白的能力,且掌握规模化生产工艺。重组人胶原蛋白,要求由DNA重组技术制备,具有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且具有三螺旋结构。胶原蛋白作为生物大分子,由3条α-螺旋的肽链缠绕而成三螺旋结构,长度约为1000个氨基酸残基,目前业内少有企业可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全链长的重组人胶原蛋白。

基于III型重组人胶原蛋白技术,典晶生物以此为材料研发生物合成角膜(产品代号:EB-301),主要用于治疗与角膜盲相关的视力缺陷,作为人供体角膜的替代品,以解决角膜捐献不足的问题。当前中国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约400-500万例,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才能复明,但由于缺乏人供体角膜,每年能够开展的移植手术不足万例。

据了解,典晶生物的生物合成角膜正在十余家临床中心开展注册临床研究。2023年2月,该注册临床研究第一部分6位志愿者入组并成功接收了生物合成角膜的移植。作为一款新型生物合成角膜,EB-301的潜在优势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更好的角膜透明度;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作为组织支架,诱导周围组织向内生长等。

典晶生物总部、研发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设有国际临床和注册中心。团队方面,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金忠曾在美国知名高校任眼科学助理教授,先后就职于美国博士伦、日本参天制药等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多在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从事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公司,领导参与多个产品研发与注册。后续,团队将继续开发创新眼科管线及重组人胶原蛋白技术平台。

投资人观点

千骥资本执行董事张春燕表示:“典晶团队凭借在眼科创新疗法的深厚积累和经验,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建立了两大技术平台——全长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平台及多靶点双抗研发平台,并将相关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我们看好团队的研发及执行能力。希望本轮投资能协助公司更快地推动产品的研发,为患者带来更优的解决方案。”

本文章暂未取得发布方确认,如有失实,可联系编辑,我们将作出相应处理。
详情请扫码联系编辑

责任编辑: 云舒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