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27日,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上合-海湾双链专委会指导、极新主办的「重度垂直·2024极新AIGC峰会」先后在深圳、香港两地顺利开幕。本届峰会以AI的垂直应用与出海为核心主题,旨在深入探讨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应用与发展趋势,挖掘AI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创新潜力,推动AI技术的全球化进程,共绘未来蓝图。前海香港科技青年之家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香港物联网商会、亚马逊云科技对本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以“重度垂直”为主题,与会嘉宾就金融、医疗、工业、文娱、消费等领域的AIGC技术创新实践展开深度讨论,同时围绕AI与IOT、AI与跨境电商两个方向,共同梳理出AIGC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趋势。从技术创新到垂直场景的深度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AIGC技术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有新机遇、新升级。
会上,华山资本投资分析师苏星儒作为主持人与银信科技副总裁康乃菁、跃然创新业务副总裁杨波、不停PerspectAI产品负责人王洲洋就IOT产业通往AI之路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谈。
苏星儒 :本场圆桌对话的主题是IoT产业通往AI之路。提到IoT,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年“万物互联”的热度,特别是2021年,GEE、Predix等平台的推出以及西门子、海尔等工业企业的投入。同时,小米等企业也在ToC层面推出了大量IoT硬件,推动了从B端到C端的转变,使这一概念更具亲和力。如今,随着AI技术的崛起,行业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万物互联”已经进入了“万物智能”的新阶段,前提依然是连接所有设备和系统,并赋予其智能化能力,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
康乃菁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IoT产品的落地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便携性、可用性和适用性。IoT设备不仅仅是技术工具,更应当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助手。因此,产品设计需要深入理解真实的使用场景,让设备能够融入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设备的操作性必须简单易用,反馈能力也要强,只有这样,产品才能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
第二点是对人类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我认为,这是IoT产品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设备的智能不仅仅体现在功能上,更在于它能否精准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情感和反应,使得与用户的互动更加自然和人性化。只有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位,IoT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真正发挥其价值。
杨波 :我们团队的两名创始人都曾在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团队工作,早在2017年推出天猫精灵时,我们就发现儿童在智能设备领域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去年到今年大模型开源之后,我们意识到儿童市场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儿童对大模型的接受度较高的情况下,大模型的应用场景仍面临不少挑战。
举个例子,孩子们常常提出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什么是量子纠缠?”这些问题在主流搜索引擎或大模型中往往得到专业且晦涩的回答,孩子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产品开发中进行了优化,通过小模型对大模型进行训练和调配,调整回答的语言风格,使其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毕竟,孩子们在交流时更多依赖主观、非理性且带情感的方式,而大模型虽然具备潜力,但在面对儿童时,仍需进一步适配。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一个场景:孩子们带着他们的玩具——无论是小猪佩奇还是奥特曼——一起探索宇宙。我们期望AI能够在儿童玩具行业扎根并持续发展,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丰富和富有情感的互动体验。
王洲洋 :不停科技公司提供全球数字厨房解决方案,现有的烹饪机器人已在国内外领先餐饮连锁企业中部署。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Perspect AI”产品,它结合软硬件技术,打造数字厨房的“眼睛”,能够感知温度、人员位移轨迹、厨房动线等信息,甚至可能涉及人脸识别等功能。
通过这些数据融合,不停科技可以为连锁餐饮品牌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解决菜品标准化难题,尤其是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比如,虽然200家门店的菜谱相同,但出品质量可能不一致。依靠人工控制不仅效果不客观,还消耗大量资源。我们的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结合BI系统为经营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确保菜品品质的一致性。
技术上,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算法和数据处理,尤其是如何调优和融合专家系统、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技术。此外,我们还希望在部署时不改变厨房现有动线,帮助客户在不引起感知的情况下提高效率。
最后,用户的心理感知至关重要,他们希望我们提供的是一种优化工作流程的工具,而非“监控”设备。因此,我们在设计时特别注意降低产品的存在感,避免给用户带来压迫感。
如何确保IoT+AI的用户体验?
苏星儒 :无论是在细分场景中切入,还是解决技术难点、发现用户痛点、设计功能等方面,大家分享了不少经验。接下来,我想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什么特别大的难点,尤其是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同时,如何让产品克服这些挑战,顺利落地并实现预期效果。
康乃菁 :在AI领域,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更好地感知场景需求,并提供贴近实际的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我们秉承最小产品单元原则,在各个场景中使用简单、基础的产品进行小范围试点,并通过不断收集反馈优化内容和硬件,推动AI解决方案的提升。关键在于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强有力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在低成本下实现最佳用户体验。
此外,客户面临的另一个痛点是成本。许多IoT产品虽技术先进,但投入较大。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IP内容创作,而这些内容能在更广泛的空间中应用,避免大量物料和现场布置投入。只需简单传感器或便携硬件,就能快速丰富场景表现。这些可移动、便捷的硬件设备还能实现多模态互动,激发民众对AI的兴趣,推动AI的普及。
杨波 :在落地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技术,而是与儿童情感和主观性的差异有关。虽然儿童对大模型的接受度较高,但在角色扮演上,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孙悟空、小猪佩奇和艾莎公主等热门形象虽然受欢迎,但家长和孩子反馈称,孩子在与这些角色互动时,常感觉他们并不完全符合预期,尤其是在讨论复杂话题时,声音匹配和角色的拟人化不够精准,导致对话的自然度不足。
此外,尽管产品本质上是玩具,但它与孩子的情感连接和新鲜感仍有距离。尽管我们的销量接近10万台,激活量约为7万台,但有5%的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再充电,表明孩子对产品的兴趣逐渐减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多个IP方合作,包括迪士尼、海之宝等,目的是增强与消费者的粘性,通过引入新的IP并赋予玩具更多“灵魂”,让它们在孩子们身边更加持久和生动。
王洲洋:我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餐饮行业的数据化和数字化转型。例如,如何将传统厨师的经验数据化并保存下来。厨师的烹饪过程高度依赖个人经验,很多操作和工艺都是凭感觉进行的,这使得同一道菜在不同厨师手中可能差异很大,导致很多关键信息丢失。比如,当我问厨师A为何在特定时间点将菜花放入锅中,他说是感觉锅热了,而厨师B则是通过观察气泡来判断。这些做法虽然结果相似,但方法完全不同。AI虽然能感知温度、食材运动轨迹等,但如何将这些信息融合、提取出有效的烹饪数据仍是技术难点。
另一个例子是厨房动线模拟,这是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如何优化厨房动线,提高出餐速度和翻台率,直接影响到营收。然而,很多厨房的动线设计混乱,且每个厨房的动线都有差异,难以一概而论。解决方案是将厨房的各个环节细化为原子化操作,如切菜、出餐、丢弃废料等,视为“位移问题”用物理方式优化流程,提升整体效率。
未来如何实现突破?
苏星儒 :未来,咱们三位的产品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技术突破或新的商业模式能为产品推进带来更大支持?我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是否有特别期待实现的目标或创新,无论是自己实现还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
康乃菁 :在IoT业务场景中,未来必然会朝着多模态和更丰富感知的发展。虽然AIGC技术目前主要聚焦于视觉互动,但听觉同样重要。例如,博物馆中的AI眼镜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并实时更新信息。如果加入语音互动功能,眼镜将完全取代传统语音导览,实现视觉和听觉的互动。未来,我们希望加入触觉等更多感官互动,提升用户体验,并与优秀的IoT硬件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发展。
从算法角度来看,当前的技术难题之一是如何在IoT设备的性能限制下,平衡算法复杂度与硬件能力。IoT设备体积小、功耗低,而算法性能受限于硬件,因此如何找到有效的平衡点,既能保证良好表现,又不依赖复杂算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硬件能够取得突破。
在用户体验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互动数据,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通过分析他们的行动轨迹和喜好,为他们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杨波 :在技术方面,跃然创新计划与专业音频公司合作,专门训练每个人物的声音线条,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特点。同时,我们将与合作方深入设计角色的声线、故事线和背景设定,进一步加强角色的深度和与小朋友的互动体验。
在小模型扩展方面,作为初创企业,我们的小模型处理能力仍需提升。我们计划优化大模型与小模型的匹配,改进软硬件结合,以确保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精准的消费者意图识别,同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大模型处理。
从商业角度看,我们将AI玩具定位为公司核心,不仅专注于儿童市场,也关注成人需求,尤其是毛绒玩具。在欧美市场,超过50%的成年人拥有毛绒玩具,15%至20%的人习惯抱着它们入睡。未来,我们将除了儿童玩具外,增加成人喜爱的IP合作,如漫威等,并计划孵化新IP“Haivivi和他的朋友们”,进一步拓展市场。
王洲洋 :目前,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I保障人的下限,确保基础操作的精准和稳定。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借助AI去探索更多的上限,不仅仅是理解厨师在烹饪过程中的每一步,更希望通过AI生成的创意和灵感,激发厨师的创新潜力。这包括菜谱的创新,以及不同地区和菜系的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这些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更多干货分享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视频号~超多精彩对话内容等待您的解锁! 责任编辑: 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