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桌对话汤涛丨13年to B投资方法论:专注效率投资,拒绝公式化识人

来源: 小饭桌
   
做一个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人。 创业5年,汤涛曾创办慧点科技,获得了包括IBM Venture在内的国内外顶级风投的投资,带领慧点成为国内领先的SaaS企业。 转型投资后,十余年

 

做一个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人。

 

创业5年,汤涛曾创办慧点科技,获得了包括IBM Venture在内的国内外顶级风投的投资,带领慧点成为国内领先的SaaS企业。

 

转型投资后,十余年间他带领团队投出京东物流、德邦物流、满帮集团、G7、行云全球汇、天眼查等独角兽企业。

 

投资事业进入第13年,汤涛开启了新的历程。

 

2021年,汤涛离开钟鼎资本成立了昊辰资本,专注to B领域的中早期投资。目前,昊辰资本已经完成第一期人民币基金的首关,首关规模6亿元。

 

“效率是未来中国核心的投资主题之一。过去,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城市化、出口基建、房地产等因素已经逐渐消退。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劳动生产力变得尤为重要。”汤涛告诉小饭桌,通过技术驱动带来的效率提升,从而提升劳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都将是效率投资的好时机。

 

01

10年专注to B 投资

寻找后疫情时代效率之王

 

小饭桌:昊辰的投资节奏是否受到疫情影响?

 

汤涛今年上半年已经投了一些项目。受到疫情的影响,投资节奏有所放缓,但整体投资策略不变。 

 

疫情只是阶段性的,抛开这种阶段性的影响,投资人尤其是早期投资人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未来十年,中国哪些领域有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小饭桌:昊辰为何专注于to B 领域的投资?

 

汤涛:第一,因为懂。我从创立to B企业起步,同时昊辰团队在to B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业know-how。前期我们在钟鼎资本时就坚持聚焦垂直领域的打法,所以对传统行业真实痛点的理解足够深。

 

第二,机会大。昊辰关注科技和数字化,核心还是效率,我们更倾向投那些在行业里能够真正落地,就是说能给出一个实用性方案,解决企业生产效率的项目,但并不会局限在某一个细分的赛道上。

 

我们自己做了一些产业研究发现:

 

2021中国的人均GDP达12,000多美金,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的下限,这也意味着我国和全世界其他步入中等收入的国家一样,不能再单纯依靠过去城市化、出口、投资等几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发展,而是必须通过经济转型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期的风险。

 

这其中有像日韩这样转型成功的,也有像墨西哥、巴西等没有迈过那个坎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答案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达到中等收入以后,对经济指标就从量变成质的考核,各行各业的分工是否合理?落后产业的效率是否能提升?

 

典型的例子如韩国,自1980年到2016年,30余年间不断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进步催生出新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在高价值行业里面摸爬滚打。

 

今天,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50%,整体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30-40%。

 

所以一方面,中国经济往前走依靠增量已远远不够,必须提效。当前的国家政策也紧紧围绕着提升生产力展开,这是昊辰专注效率的大背景。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提效变得更为紧迫。物流供应链、零售、制造业的某些中间环节,有大量的人在做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作,这些行业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饭桌:作为一家新基金,昊辰的投资布局逻辑是什么?

 

汤涛:第一,昊辰是一个中早期VC,我们会找爆发性更强的早期项目。

 

第二,疫情之后,工业领域可能会爆发出一些强烈的需求。市场环境不好,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所以增收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压力,而对于提升效率、节省开支的需求比以前会更加强烈,这点也相对更容易实现,效果上也更立竿见影。所以传统行业提升效率方面,存在持续的投资机会。

 

第三,目前会专注to B 投资,并更倾向选择能解决目标客户真实痛点的企业。我们会选择性价比高的项目,这些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本低,且能在短期就提升客户的效率和收益,这类型初创企业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也更有可能拿到更多订单,维持增长。

 

小饭桌:面对当下不确定因素,初创企业如何穿越周期,扛过冲击?

 

汤涛:第一,现金为王。现在市场很淡,很可能今年就融不到资。业务发展的出发点是需要尽快打造自身造血功能,与其花大量时间融资,不如把内功做好,先想办法储备24个月现金流。

 

核心是要提人效,降成本。

 

第二,产品价值为王。我自己创办的慧点科技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那一年客户的IT预算都被挪去抗疫,所以整个软件行业的业务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业务下滑特别厉害,许多资金不足的企业就离场了。

 

但到了2004年,行情就好起来了。因为软件产品是刚需,疫情只是暂时压抑了客户的需求。留下来的企业不再去打价格战,而是纷纷寻求业务增长,所以市场竞争也变得更有序了。

 

所以我经常跟被投企业说,现在的疫情周期比非典更长,但终会结束,如果你做的事情具备长期价值,熬过至暗时刻,未来5-10年,属于你的机会还是你的。

 

第三,融资节奏上建议企业顺势而为,既不要过分强求,也要抓住时间窗口。

 

 

图片02

没有完美的创业者

to B创业更考验对人才的吸纳能力

 

小饭桌:昊辰投资的战略和战术是什么?

 

汤涛:战略上来看,昊辰投资就是要做到看懂和抓住时代的脉搏。10年前中国经济的时代特征和今天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投资人必须对时代的变化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这里的变化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一种长期变化,只有及时发现、抓住长期变化中带来的机会,才能真的找到好项目、投到好项目。

 

战术上来看:

 

首先今天的中国特征就是我刚说的,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而跨越中等发达国家陷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是必须从效率出发,做好关于效率的研究和投资。以E=mc²为例, m指的是management,选择优秀的创始团队,c指的是change变革,当一个企业的变革性产品或服务,能给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了10倍以上的效率提升,才是真正的变革。这是一个大的逻辑。

 

第二,围绕效率,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好的行业、好的切入点、好的团队。首先,好的行业是指,选择方向对、市场空间够大的赛道;其次,好的切入点是指,应该站在最终用户视角出发,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是否够高,客户说了算,这里核心是要看客户的痛点是否够痛,存量是否够大,付费意愿是否够强;好的团队,就是看团队业务是否聚焦,团队对行业的know-how是否够深,以及团队的进化和学习能力。

 

- 昊辰资本团队 -

 

小饭桌:投资人一般会更青睐有成功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昊辰的识人方法论是什么?

 

汤涛:不公式化地去判断人。

 

不是所有成功经验都能够复制的,所以我们希望投过去有成功经验且与他现在创业方向匹配的创始人。

 

同时他在过去创业经验中的角色以及是否做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也很重要。

 

所以对创始人的判断很难用一个公式去量化,在下判断的时候一定要克制。

 

如果更换赛道创业,他之前的经验是否有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完全依据他过去的成功来判断。

 

同时,不是第一次创业者、或者有创业失败经验的企业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遇到这类创始人的时候,我们关注点和评估方法是不一样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不能用公式化的方法判断人。

 

小饭桌:具体来说人的哪些层面会更重视?

 

汤涛:第一,看创始人和团队对客户痛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看战略思考能力,初创团队对产品的定位、用户的定位、商业模式的思考是否足够清晰;

 

第三,看吸纳人才的能力,to B赛道的公司都是由技术驱动,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能吸纳不同类型的核心人才。

 

如果创始人足够优秀,对于他选择的方向,我们的权重值甚至都可以降一些。

 

小饭桌:软件类和硬件类的团队考察维度是否也会不同?

 

汤涛: to B赛道的创始人画像大概可分为做软件和做硬件,不同方向创业要具备的素质不太一样。

 

软件产品迭代速度比硬件快,一套工具软件可以拆分成不同版本售卖,灵活度高;硬件产品从研发、供应链生产、售卖,迭代周期更慢。

 

所以投SaaS类软件产品公司时,昊辰更偏好选择具备产品经理思维、迭代能力强、销售能力强的团队。

 

投硬件产品公司时,要选技术和管理方面综合能力更强的CEO,需要从产品定义、软硬件研发、供应链体系到管理都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最好企业的第一个或第二个产品就能成功,由于硬件产品的研发周期更长,量产前投入大,如果第二个产品还是失败,公司就会被拖垮。

 

硬件公司在不同阶段需要解决问题也不同。第一,可以在不考虑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先把算法做出来;第二在硬件开发上,是否能控制成本,然后把软件和硬件结合在一起,能够整个达到最终的效果;第三,要考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成本第四,销售和现场安装服务体系等方面,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一样,这对于企业家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很全面。

 

总的来说,没有创业者是完美的,但创业者一定要有特别强的长板和亮点。

 

03

坐在创业者的副驾驶

做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人

小饭桌:从慧点科技到昊辰资本,身份的转变让你在认知和做事层面,有哪些一致性和变化?

 

汤涛:作为投资人,我会更关注风险收益比,整体评估项目的风险收益。但在创业的时候,我更大胆,更愿意去为了一个突出的收益去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是赌一把。

 

我转型做投资很多年了,回头再进入实业来创业就难了。很多创业者都是想清楚了要做的方向,但未必做了严格的理论推导,就敢赌上自己的身家去博一个自己坚信的未来。

 

投资人也敢赌,但可能不会像创业者那么坚定。投资人可以赌多个赛道,但创始人只能赌一件事。

 

所以,创始人比投资人更乐观,对自己更有信心,如果一个创始人想的太多,他可能就没有那个冲动去创业了,阻力太大。

 

小饭桌: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投资人?

 

汤涛:一个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人。

 

我希望作为早期投资人,我们在全阶段给予企业资源的支持和战略战术建议,不断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努力成为对企业价值贡献最大的投资人。

 

小饭桌:昊辰的投后服务都有哪些?有没有力挽狂澜的时刻?

 

汤涛:对于比较早期的项目,给予战略上的建议,产业链、客户资源上的支持。从投资角度去帮助企业梳理客户定位、如何搭建营销体系、关注哪些经营指标,做案例分析等,对被投企业的帮助很大。

 

更重要的帮助是陪伴创始团队成长。我投资的行云集团早期经历过一次危机。那时因政策变化,创始团队觉得生意做不下去了,行业没了,就准备清算。

 

当时在虹桥机场的一个拉面馆,我和创始人王维对坐,无言吃面,气氛有点凝重。

 

王维说,不行我把公司关了,剩下的一部分钱我先还给你们,亏的钱我后面打工还你。

 

我说,这个钱我不要了,我相信你们还有机会。从经验判断,中长期这个行业的政策会掰回来,你需要耐心等待。

 

来自投资人的信心当时给了王维和团队一剂强心针,他们顶住压力往前走,最终撑了下来,现在行云是跨境进口B2B平台的佼佼者。

 

小饭桌:如何处理投资人和创始团队在重要决策上的分歧?

 

汤涛:企业是企业家的,投资人既然选择了创始人,就要相信。

 

如果把创业比喻成开车,投资人永远是坐在副驾,只能是创始人掌方向盘,如果投资人觉得这个车自己能比创始人开的更好,那投资人就应该去做创始人。

 

- END -

责任编辑: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