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了的LP去投Pre-IPO了

来源: 投中网
    作者: 如斯        
文丨竺晶莹
“只做母基金总感觉缺了一些什么,”南京紫金投资集团的万舜这样形容当年他们做直投的初衷,“你跟GP打交道,也只知道面上的情况,深度不够,所以我们就
文丨竺晶莹
 
“只做母基金总感觉缺了一些什么,”南京紫金投资集团的万舜这样形容当年他们做直投的初衷,“你跟GP打交道,也只知道面上的情况,深度不够,所以我们就组建了直投团队。”
 
做直投以后他们发现S基金业务有机会,就进化成了母基金传统的PSD模式——“P是子基金,S基金做起来还比较顺手,投资周期短,DPI也短,D就是直投,我们还跟GP之间相互推荐项目。”
 
另一家地方大型金控公司也在进化,并且目标明确——投大项目,“我们会投资更多有利于当地经济整体发展的重大项目,投一些对我们省内经济有拉动作用的项目,我们想投某一个产业链,最好是能够引进或发展一个大的龙头企业,然后带动下面一些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家金控集团的负责人如是说。
 
我梳理信息发现,本月他们果然投资了一家已经开启上市招股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再往前看,上半年,他们还参与了另一家新材料公司IPO前的最后一轮。
 
对于国资LP而言,投大项目的最大好处就是——确定性强。如果这个项目发展得好,对当地就业、税收都会有显著拉升作用,而这些才是实打实衡量当地经济指标的因素。
 
相较于过去做纯LP的“曲线救国”,无论是南京紫金投资采用PSD战略,还是前述金控对大项目的偏好,至少都表明了两个趋势——国资LP正在探索更多元的基金运作方式,寻找最能达成终极目标的路径。
 
然而,他们从只做母基金,到设立专项基金、直投,到如今的不同投资策略,这是一条真正的进化之路吗?还是一条能够类比于——我们投基金亏了,就自己去投股票——的弯路?
 
 
没人再做纯LP
 
 
在不久前的投中年会的闭门会上,我听到了许多国资LP“委婉”的抱怨。
 
A说:“政府引导基金大爆发就是2014、2015年,投到现在都到退出期了,很多项目退出不来,包括有些项目死掉了,我们在审计上后续要写很多的报告说明,很麻烦。那还怎么继续投?原来的钱能否循环使用是个问题。”
 
B说:“有些GP我是不愿意投的,连募资的时候合伙人都不愿意见面,说你们要投了我才见,这样你以后肯定也顾不上我。除了募资阶段,我们希望后续GP都愿意花时间跟LP深入沟通。”
 
C说:“我们不会投盲池基金了,以往我去投基金,基金去投中小企业,现在投了四五年,200多家企业投出了两家上市公司,税收、GDP都有限,政府就没有获得感。现在我们还面临基金到期退不出来,项目也延期,我们都没法操作。”
 
这些抱怨,典型地体现了国资LP们跟市场化GP打交道以来的困扰。比如政府对DPI不敏感,最重要的是对当地经济拉升的指标,但最后哪一头都落空,基金退不出,项目延期,让人怎么写报告交代;又比如投了以后,GP就没影了,LP对于项目简直毫无掌控感。
 
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的确很难解决。研究LP市场的Alex(化名)向我解释,人民币基金的信息披露模式源自美元基金,最主要的信息披露渠道无非是定期报告和年度会议。美元基金LP可能没有这么多诉求,他知道这就是一个长期的事,你隔三差五去问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国资的诉求是要时时刻刻知道一些信息,会超出一般基金向LP披露的频率或内容。Alex表示,国资类型管理公司在投资以外有个非常大的工作量,就是应付上面写报告。上面各类主管单位、审计、巡视组等等,需要一个数据,你就去收集。但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市场化的管理人做到这个,比如派一个专员放在当地政府办公室里。
 
尽管GP很难满足国资LP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但我看到某家机构的IR每月给LP的报告已经有了所谓的尊享版,虽然也只是一些项目估值的罗列,但让人观感甚佳。但这恐怕还是离LP对于信息披露的核心诉求相距甚远。
 
另外,预期无法满足,就更直接地导致LP转向做直投。正如C所说,他过去那种普遍撒钱的模式做母基金,投早投小,结局一定是欠缺获得感,这个获得感不会马上有,至少要五年,但是政府领导有时两三年就换了,政府的获得感怎么满足?
 
2015年政府引导基金投下去了四五年,眼看激不起水花,那届领导班子的政绩无法体现,因此2020年左右,很多国资LP转向做直投和专项基金,还有联合投资。
 
到了今年,几乎所有的国资LP都在做母基金加直投的模式,LP的GP化已成常态。正如某位LP所说:“我们想逐渐加大政府对基金运作的管控。”
 
 
直投,就不是弯路?
 
 
纯LP不好做,就自己下场当GP做直投。听起来有点像我们不会挑基金,就自己去买股票。因此,直投是一条弯路吗?
 
广州金控起初就是先做直投,碰到了国资做直投的挑战,后来才坚持母基金加直投的投资策略。
 
那么国资LP做直投的难点在哪里?Alex解释,国资做直投,覆盖项目源比较有限。市场头部机构为什么能找到好项目?因为那些合伙人或投资人在这个行业做了多年的布局。从项目源渠道上,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互联网公司,他们都有人脉资源,还通过设立奖学金等方式,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项目源、项目信息。但是对于国资体系来说,多数没有这样的一个渠道。
 
此外,如果国资做直投,优质投资人才能够流向国资吗?根据Alex的观察,最顶尖的那批市场化GP肯定不会去国资,他们在市场上能发挥专业能力的,没必要去。目前看来,从市场化机构加入到国资的,无论从高层到中层以及执行团队成员,都不会是顶尖人才。因为如果没有完成混改的话,你完全受国资的工资总额的限制。除非完成了所谓的混改,薪酬激励还可以。
 
如此看来,国资做直投,一来覆盖项目源有限,二来招不到顶级人才。这些难点似乎指向,直投也许是条弯路。但是,国资直投也有平台优势。
 
实际上,国资平台做直投时也不需要顶级的人才,入驻项目的成功率相对还是在于平台优势。Alex认为,如果你一定要去做特别超前的投资布局,这时需要很牛的人才。但如果相对来说已经跑通了一些事情,主要就在于执行。
 
他以某家南方的大型国资机构举例称,它的人才履历都不错,但是很大程度上,这个平台属性已经决定了很多项目都可以投。国资背景是一种优势,其实决定了很多市场上好的项目是可以投资进去的。
 
一位在浙江某国资平台做投资人的朋友也告诉我,他们现在主要看半导体赛道,这些硬科技企业会倾向于拿国资的钱,所以当市场化机构在不断抢项目时,他们可以充分尽调,用不着抢。而硬科技公司青睐于国资平台,也很好理解。很大程度上,这些企业需要人才、土地等各种支持,如果它想要投入生产的这个地方的国资直接投一笔钱,还能把这些配套都做好,对于企业发展很有利。
 
归根结底,很难说国资直投是不是弯路,尤其当他们最终的目标不是追求DPI最大化,更多的是看重招商引资、对当地GDP的拉动等指标。Alex表示,直投其实跟投基金最大的区别就是,投的是大项目的确定性,如果它发展得好,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税收的影响都是很好去衡量的。但是对于盲池基金来说,很多都是中小企业,比如投一些生物医药公司,是都上市了,却还没有营收、利润,更不可能有税收,就业也就高端人才。投这些当然好,像苏州认可这个策略就没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其实没有这个条件,再来领导希望做出成绩,所以更偏好于做大项目。
 
 
谁真正进化了?
 
 
从单纯做LP,到直投,再到覆盖各阶段的策略。这个过程里,国资LP变得越来越懂行,诉求越来越明确,LP也在日益GP化。但与其说这是种进化,不如说是他们在寻找最能达成目标的方案。
 
从引导基金层面来说,以文首的金控公司为例,在所谓的3.0版本当中,分成了好几个体系,有所谓的创新引领,专门投早期的创新型人才,也有别的基金,专门投大的项目、投后期的,每一块会有不同的诉求。目前每个基金都各司其职,相互之间没有那么大的交叉重叠。
 
直投作为策略的一种,能否被长期实践,就在于它可否有效实现当地的产业规划。每个政府对当地产业发展都有规划,如果直投或专项基金可以更好更快地去实现这个规划,这就会变成一个长期的策略。Alex表示,每年你的基金做预算,跟财政跟去提的时候,总要说我过去做到了什么,或者我们的产业发展可能还需要引进哪几个大公司,争取更多拨款。
 
那么直投的成效是否显著?Alex表示,以半导体为例,在浙江省落地的几个比较大的晶圆厂或者是跟半导体相关的制造厂,都是通过直投或者专项去基金投的。那几个工厂目前运营状况还不错,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效益。
 
当然国资LP近年来转向直投的同时,由于其中的风险,他们也并未放弃母基金的运作,仍旧希望与优秀的GP合作共赢。所谓进化,最终就是LP正在尝试更多策略,以达到有效实现目标的路径。

责任编辑: YYDS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