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欧亿科技完成B轮融资,由金石投资、国泰君安创新投资等投资
DT新材料
作者: 国内首家实现POE国产化的贝欧亿科技完成B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与项目建设。
聚烯烃弹性体(POE),主要指乙烯与α-烯烃(1-丁烯、1-已烯、1-辛烯等)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较好的透明性和柔顺性,与聚烯烃相容性好,兼具有橡胶的高弹性和塑料易加工的优点。
早期POE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行业市场规模整体稳定。随着POE材料研发的持续深入,POE开始作为光伏胶膜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光伏领域,进一步推动了POE需求的增长。由于国内近年才实现工业化生产,实际生产产能不足,进口量迅速增长,2024年进口量在91万吨,同比上涨6%。
POE行业产业链上游POE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乙烯和α-烯烃(1-丁烯、1-己烯和1-辛烯等),两种原料在茂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POE,除了POE聚合工艺和催化剂,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也是限制国内POE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的生产技术以陶氏开发的 Insite 溶液法聚合工艺以及埃克森美孚开发的 Exxpol 高压聚合技术为主。相比于高压聚合法,Insite 溶液法聚合工艺简化了许多步骤,包括催化剂残渣的冷却与水洗、溶剂抽提和产品干燥等工序,是陶氏、三井化学、LG 化学、沙比克、SK等各大主要生产企业运用的方法。未来该工艺仍将在POE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溶液聚合须在较高的温(至少120℃)下进行,高温溶液聚合对于催化剂的要求较高。
全球最主要的POE制造商,包括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SK、LG 化学、沙比克等。目前,我国具备POE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包括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天津石化、东方盛宏、茂名石化等少数企业,贝欧亿和万华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从规划产能来看,万华化学、鼎际得和浙江石化POE规划产能均为40万吨/年,东方盛宏、卫星化学、天津石化、惠生新材料和诚志股份POE规划产能均在10万吨及以上,未来产能将逐步释放。
责任编辑: 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