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智能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启迪之星创投领投  

来源: 启迪之星上海
    作者: 启迪之星上海        
2025年4月清治智能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用于数字疗法推广、机器人研发及渠道拓展 。
 

2025年4月,由启迪之星(上海)投资孵化的清治智能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迪之星创投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疗法装备推广、医疗具身机器人原型研发、AI数据引擎训练及渠道拓展。

清治智能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立项孵化,以AI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外科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扩大医疗服务规模。公司首款产品“数字运动疗法监测仪”已与国内多家头部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并投入实际应用,在保证临床有效性基础上,单项降低医疗服务成本近60%,扩大患者服务规模300%。

01

AI赋能全流程外科医疗,提升效率与规模

清治智能采用高质量医疗数据自主训练的AI Agent与数字化具身装备深度融合,针对医院外科诊疗中的效率瓶颈、成本压力与数据管理难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有效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快速扩大患者服务规模。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累计服务患者治疗时长达到350万分钟(5.8万小时),积累了高质量医疗数据及87亿token的AI训练语料,形成了从数据采集、AI训练到装备应用的高效商业闭环。

02

医疗机器人加速商用,构建综合临床生产力

清治智能正在研发的“医疗具身机器人”定位为全方位的外科辅助平台,通过智能体驱动协作机械臂、多模态传感器及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可应用于门诊预诊,病房辅助诊疗、物理治疗以及护理管理,推动医疗服务的自动化和规模化。预计2025年9月推出原型机,2026实现正式商业化。

03

政策利好推动医疗升级,市场前景广阔

在DRG与集采的政策背景下,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服务患者的瓶颈在于医院综合服务成本与现有收费项目的倒挂。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具身装备帮助医疗机构提升临床效果,降低综合成本,扩大服务规模。既是国家,医院的内生要求,也是技术装备企业的着眼方向。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已明确支持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等内容纳入收费。政策信号清晰,产业指导技术方向明确。预计仅骨科治疗康复一体化,年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以上,为清治智能创造了显著的发展空间。

启迪之星创投总经理刘博表示:在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康复治疗数字疗法以其精准化、可及性的技术特性,成为赋能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清治智能凭借其医工结合的核心优势,在数字骨科加速康复领域展现出显著的行业领先性,运用AI技术突破传统医疗资源约束,使优质康复服务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式普惠更广泛患者群体,同时实现医疗质量提升与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优化。

清治智能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顶尖科研团队与国内多所骨科头部医院的深度临床合作,构建了国内首个骨科AI辅助诊断收费体系及非限制性临床技术认定,形成高准入壁垒。清治智能自主研发的AI引擎通过“多Agent架构+可溯源知识图谱”解决了医疗大模型的黑箱问题,结合耗材化硬件设计,已在上海六院、长征医院等头部机构实现商业化闭环,验证了“降本增效+医保适配”的刚需价值,大幅降低治疗成本、突破传统康复人工限制、实现了医院治疗规模的指数级增长。此外,清治智能灵活可规模化复制的耗材商业模式及明确的收费条码扩展计划,有望在千亿级骨科康复市场中抢占头部份额。

启迪之星创投本轮领投看中其“技术-临床-政策-商业”的四重协同效应,团队兼具学术权威性与市场化执行力,随着医保支付标准与数字疗法收费体系的深度对接,清治的“AI骨科康复引擎+智能硬件终端”的解决方案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未来持续拓展收费资质并推进康复领域具身机器人临床转化,成长空间可期。

责任编辑: 沐锦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