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半导获5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厦门高新投领投
福建中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半导」)已获厦门高新投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并计划明年进行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固态电池核心电解质材料高纯硫化锂设备与厂房建设。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未来,新能源汽车仍将有较大需求量。国务院明确提出:“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占比力争达45%”。
固态电池也将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续航里程较传统电池提升2倍,成本降低25%。据了解,「中伟半导」目前高纯硫化锂(固态电池的核心电解质材料)量产达10吨,约可供40万辆车装车,未来硫化锂预计产量100吨。
创始人王中兵表示:“客户的验证周期虽然漫长,但一旦采用客户粘性也较高。”公司通过较早布局新能源行业,进行技术、产品及资历沉淀,以获得市场份额及客户认可。目前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内主要的供应商,合作客户超过30家,亦包含行业龙头企业。
此外,公司超高纯半导体材料还可用于红外芯片、太阳能发电、高端医疗设备等高潜力发展方向。
芯片作为“工业大脑”,超高纯金属及化合物材料长期被加拿大5N PLUS、日本RASA、法国Riber、美国IndiumCorporation等国际厂商垄断,我国芯片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国产替代仍是未来发展趋势。
比如光伏领域,碲化镉单晶及铜铟镓硒柔性薄膜材料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局限,实现对太阳光全波段的高效利用。
另一大趋势是军民融合。作为核心医材,将军用红外探测芯片材料用于医疗CT、顺磁共振设备将大大提高医疗检测的清晰度和精确度,但军转民仍存在价格较高的问题。
公司超高纯红外芯片材料已经得到多家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的验证,且得到小批量订单、明年会放量供货。
技术团队是公司的最大优势,包括来自四川峨半所,是国内极少数掌握20多种超高纯金属及化合物提纯工艺的团队,也都在行业深耕20余年,且有“两弹”“神舟”项目的技术传承优势。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发明专利4个、实用型专利14个。
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为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及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相较而言,「中伟半导」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产业链的一体化,即整合上游矿产资源;二是技术、产品及市场优势。未来,公司将引入国外技术团队进行进一步发展,并适时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投资人观点:
天使轮领投方厦门高新投观点:中伟半导体的技术团队深耕高纯行业超20年,依托自主构建的氯化还原、区域熔炼等核心技术体系,攻克痕量杂质精准控的行业难题,成功实现半导体级高纯材料和固态电池电解质原料的稳定化规模量产,为化合物半导体、红外制导、固态电池等行业提供核心基础材料支撑。我们看好公司“材料-工艺-装备”三位一体的技术护城河,以高纯材料为支点撬动国防军工、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共筑中国高端制造的底层根基。希望本次投资能够助力中伟半导体加速现有产品的规模化应用与在研战略产品的产业化落地,持续为下游产业注入自主可控的核心材料动能。
责任编辑: 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