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浩海星空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种子轮数千万元融资
7月16日,张通社团队获悉,上海浩海星空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浩海星空机器人)完成种子轮数千万元融资。
投资方暂未对外透露,但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浩海星空机器人的重点孵化企业,且公司创立伊始即被上海市闵行区列为重点支持企业,并获得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张通社Link数据库显示,本轮融资是浩海星空机器人完成的首轮融资。
浩海星空机器人融资历程
浩海星空机器人成立于2025年5月,位于上海闵行区,是一家专注于行业级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创新企业。公司核心战略为“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度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商业化落地。
浩海星空机器人以其“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场景落地”的双轮驱动战略,在医疗和教育两大核心场景中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线矩阵,并推出具身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医疗领域,浩海星空机器人推出了医疗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专注于解决医院全院物流场景中的痛点。该机器人具备高效配送与障碍规避能力,支持电梯操作及药品/物资配送,最大承重可达300公斤,有效缓解医院大规模物资运输中人力短缺问题。其搭载的超维环境感知引擎,融合多源数据构建语义化三维环境模型,实现动态分析精度高达80%,确保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导航和避障。内置的情境化自主决策中枢能实时监测行人轨迹并调整路径避障,保障运行安全。配合自主研发的医院物资转运系统,实现物资流转全程追溯,提升医院物流智能化水平。此外,多模态感知模型通过语音+唇形识别,在强噪音环境下识别率仍能达到95%以上,并支持中英文及方言,增强了人机交互的便捷性。
在教育领域,浩海星空机器人构建了覆盖双足、四足、机械臂、灵巧手、轮式、无人机等主流机器人形态的产品矩阵,并提供全学段覆盖的教育具身智能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K12科普启蒙、职业院校技能培养以及高校科研深度探索,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真实设备+场景化实训+技术生态融合”模式,支持家用、商用、工业等产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实践体验。浩海星空机器人积极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教学产品的研发与课程设计,为行业培养具身智能人才。
浩海星空机器人拥有一支汇聚行业知名企业、高校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的顶尖创始团队。
其核心团队成员的毕业院校涵盖斯坦福、卡内基梅隆、曼彻斯特、墨尔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大、武大等国内外名校。他们的企业履历覆盖软银、大疆、优必选、擎朗、阿里、讯飞、上汽、奔驰、中船重工等顶尖企业。这支核心团队拥有超过20年服务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成功的技术储备、产品研发及全场景落地经验,为浩海星空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齐建伟与Nao、Pepper机器人的合影
其中,浩海星空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齐建伟,原擎朗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是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其是法国人形机器人先驱Aldebaran Robotics在中国的第1名员工。Aldebaran是全球最早专注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之一,曾打造出风靡全球70多个国家数千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小人形Nao机器人和全球最早能识别人类情绪的商用服务机器人Pepper,堪称是法国的“国宝级”机器人企业。其股东信息中出现的“浩海毕宿五”合伙企业(GP为齐建伟),也印证了其对Aldebaran时期技术基因的传承。
此外,浩海星空机器人现已与产业链多家头部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公司从洽谈到开业仅用2周时间,快速抢占市场先机,这得益于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资源及吴泾镇高效的营商服务,充分展现了其高效的落地速度和强大的执行力。
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与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开辟了新的赛道。IDC报告指出,2024年一批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商用测试阶段,科研教育场景是其主要应用领域。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在商用服务、特种作业领域进一步拓展,3D视觉、触觉感知能力将显著提升。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增长有望加速。有报告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28亿元。医疗和教育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的两大核心领域,合计占据七成市场,显示出明确的刚需导向和落地潜力。浩海星空机器人精准聚焦这两个高潜力市场,无疑占据了有利的战略位置。
责任编辑: 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