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格科技完成亿元级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

来源: 华鑫资本
    作者: 华鑫资本        
至格科技再获亿元级融资,深耕AR光波导技术,受益于智能眼镜市场爆发。

8月初,国内AR光学领域传来重磅消息:至格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这是这家清华背景的硬科技企业在2025年内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距离上一轮融资仅过去数月。

本轮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久德投资、人才科创基金、易景科技跟投。资金将用于产能提升、团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01

从清华实验室走出的AR光学新星

至格科技创立于2019年7月,其“血脉”中流淌着纯正的学术基因。公司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而来,核心团队堪称“国家队”阵容——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清华博士以及前上市公司高管汇聚一堂。

这些技术大拿带来的不只是学术头衔,更是清华大学在光栅领域二十余年的科研成果积淀。在成立之初,至格科技就确立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基于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的AR显示技术。

所谓衍射光波导,是AR眼镜中的核心光学方案。与传统光学方案相比,它具有轻薄、高透光率、可规模化量产等突出优势,被公认为目前AR光学方案中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市场数据显示,近两年发布的AR眼镜新品中,有一半以上已采用这一技术。

02

自主掌控的IDM模式: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半导体行业,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是巨头企业的标志。而至格科技将这一模式成功移植到微纳光学领域,构建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公司自主掌握了AR衍射光波导的三大核心环节:

► 光栅设计:自研仿真设计算法和软件,实现设计自由度和计算速度的大幅提升
► 光栅母版加工:拥有功能完备的光栅母版加工中心
► 纳米压印生产:建成业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

这种全栈自主的技术掌控力让至格科技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从设计打样到批量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在江苏某生产基地,至格科技率先实现了8寸/12寸晶圆的全自动生产,月产能达到10万片,并且已经实现单月2万片的量产出货,产能和出货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03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让AR眼镜接近普通眼镜

走进至格科技的实验室,其技术参数令人印象深刻:

· 量产产品光效达1000nits/lm(预研产品已提升至5000nits/lm)

· 波导镜片厚度小于0.65mm,纯波导片厚度仅0.4mm

· 单片重量低于4g

· 综合透光率超98%,非光栅区域透光率达99%以上

这些指标已经达到高端眼镜镜片水平,但至格科技的创新不止于此。

针对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公司开发了多项突破性技术:

“我们做了重要的战略决策,力争让光波导镜片更接近于普通眼镜镜片的佩戴体验。只有让消费者更舒适地使用AR眼镜,才更有可能推广相关技术。”至格科技CEO孟祥峰向36氪强调。

“无彩虹纹”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光学设计,引导彩虹纹向特定角度发散,避免其进入人眼,保证用户在95%的场景下感受不到彩虹纹。

渐变光栅专利技术:提升显示均匀性和外观美观度。

独特波导光学架构:有效改善漏光问题,保护用户隐私。

04
融资历程:资本持续加注的成长轨迹

翻开至格科技的融资史,可以看到一条稳步上升的曲线:

2021年3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中芯聚源领投,方广资本和清控银杏跟投

2023年7月:完成亿元级Pre-B轮融资,华泰紫金领投,领源科创、万盛基业及方广资本跟投

2025年3月:完成B轮亿元级融资,由嘉新创禾与某光电科技上市公司联合投资

2025年8月:再次完成亿元级融资,银润资本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

股权架构上,公司呈现出技术团队主导的特征:湖州清栅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24.32%,创始人孟祥峰持股13.68%,湖州华栅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8.36%。这种结构既保障了创始团队的控制权,也为后续融资留出空间。

05
踩中AI+AR风口: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在即

随着AI大模型能力跃升,智能眼镜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

Meta、三星、苹果、亚马逊、小米、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都在积极研发AI眼镜产品。

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107%,跃居全球第一。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至格科技作为上游光学显示模组供应商,相当于为下游品牌厂商提供“弹药”。公司已服务多家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大厂以及AR眼镜独角兽企业。

06
资本为何持续押注?解码硬科技投资逻辑

至格科技半年内连获两轮亿元级融资,背后是资本对硬科技投资逻辑的精准把握:

1. 技术自主可控的IDM模式护城河: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全链条自主,避免“卡脖子”风险

2. 产能与出货量行业领先: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批量生产线,月产能10万片

3. 踩中AI+AR融合风口: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增长107%

4. 产品性能指标比肩国际:光效、轻薄度、透光率等关键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团队背景深厚:清华系科学家团队+产业化精英的组合

嘉新创禾负责人在投资时点明:“至格科技在微纳光学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我们看好其在AR衍射光波导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

07
未来:让AR眼镜成为日常穿戴

在获得新一轮融资后,至格科技的发展路线图已经明确:

继续扩充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迭代研发更接近普通眼镜镜片的衍射光波导产品;

持续布局刻蚀、碳化硅、大视场角、高色彩均匀性等前沿关键技术。
孟祥峰展望道:“要让AI眼镜变得越来越好用,行业才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各种资源进入,我们才有机会进一步实现技术迭代,最终实现AR眼镜带来的元宇宙和空间计算的未来。”

随着AI大模型与AR硬件深度融合,智能眼镜正从极客玩物走向大众消费。在这波浪潮中,掌握核心光学技术的至格科技,已经站在产业链的关键位置。

责任编辑: 沐锦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