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鸿微球完成A轮融资 助力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国产 上海科创集团知识产权基金领投

来源: 上海科创集团
    作者: 上海科创集团        
近日,上海纳鸿微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鸿微球”)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创集团知识产权基金领投。

近日,上海纳鸿微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鸿微球”)完成A轮融资,本轮由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创集团知识产权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的商业化推广,加速推进纳米微球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助力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国产化。

 
公司围绕高性能纳米填料微球和涂覆微球两大方向,已开发出多款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高频高速通信、柔性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重要产业。公司开发的纳米填料微球,能够显著提升聚酰亚胺薄膜的耐电晕和高频介电等性能,打破国外在高端PI膜领域的垄断,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面向高频通信推出的低介电中空纳米微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是国际上首款专门针对高频低介电PI薄膜的产品。目前,公司已与二十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有望推动我国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01                                                                  

基于液相合成—稳定分散—精益复合的三大核心技术为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带来革命性突破

纳鸿微球依托深厚的科研积累,已成功攻克纳米微球的底层技术难关。公司掌握了从材料设计、精准合成到规模生产的全链条核心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全新突破,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产品性能比肩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相较于传统技术,纳鸿微球研发的精准液相合成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纳米微球尺寸均一性和可控性;稳定分散技术实现纳米填料微球在高固含量下优异的长期储存和热稳定性;个性化纳米复合技术赋予微球优异的涂覆和成膜性能,以及与各类基材的高兼容性。

图片
纳米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

02                                                                 

纳米微球应用扩展性强,是先进高分子产业应用的强大引擎

纳米填料和涂覆微球是突破高分子本征性能极限的关键,在光电显示、高频通信、芯片封装、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创始人聂志鸿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及公司首席技术官,深耕功能高分子逾20年,核心团队专业技术覆盖微球/胶粘剂/锂电应用等多个领域。公司布局耐电晕、低介电、光功能、热界面等纳米填料业务板块,为新能源高压绝缘、高频信号传输、微电子领域芯片散热等方面解决技术瓶颈,应用延展性十分广阔。 

03                                                                 

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化落地,商业化进展迅速

纳鸿微球始终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理念,立志打造国际领先高性能纳米微球品牌,解决国家在关键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展现国际竞争力。公司在上海已建立现代化实验室,并启动了全工序自主化的产线建设,精准响应国内关键材料的市场需求,快速推动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图片
图片
纳米微球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改性应用

纳鸿微球创始人表示:感谢投资方的信任与支持。纳米微球是现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制备技术壁垒极高,长期以来,高精度、高性能的纳米微球市场主要由国外公司主导。有了产业资本的赋能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我们有信心更快推动前沿科技与高端制造的深度融合,为上海打造高端产业引领的新高地,贡献我们的力量。

上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知识产权基金长期围绕上海市3+6产业体系进行重点布局,落实创新策源战略,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纳鸿微球由复旦大学教授聂志鸿领衔,掌握纳米微球制备生产底层技术,是解决“35项卡脖子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其产品已应用于锂电隔膜和特种高分子材料改性,将为新能源和高端材料产业发展带来重要革新。

关于纳鸿微球

上海纳鸿微球孵化于复旦大学,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纳米微球被誉为现代工业的“核心基石”,是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原料,也是国家重点攻关的“卡脖子”技术之一。公司以在高性能微球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破局,成为国际引领者为使命,通过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

关于知识产权基金

知识产权基金成立于2016年9月18日,是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第一支混改示范基金管理人,作为上海科创集团“1+3”基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集团市场化改革、混改创投平台建设、科创策源战略等重要使命。知识产权基金以科创策源“轻骑兵”、对外合作“小窗口”的身份,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机制灵活性,围绕上海科创集团“从0到1原始创新”和“从1到0产业创新”的“1公里”战略,协同体系资源,多点发力,推动科创策源体系建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共同打造国投科创品牌,建立国投科创未来生态。

责任编辑: 星月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