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杰新材料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开启发展新篇章
硬氪
作者: 永杰新材上市,介绍其业务、产品应用、客户情况、营收利润及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情况。
其专注于高性能、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产品主要包括铝板带和铝箔两大类。其“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件用铝合金板带”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铝箔”等3项产品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车辆轻量化、电子电器和新型建材等领域。其中锂电池领域产品收入占比较高且较为稳定,2022至2024年分别为44.21%、40.28%和42.05%。

图源招股书

图源招股书
在新型建材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建材贸易等,基材经客户加工已应用于包括:北京鸟巢、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北京大兴机场、杭州萧山机场、杭州东站、南京地铁等系列大型标志性建筑中。
在电子电器领域,公司产品获得了包括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实现了阳极氧化料进口替代的生产厂商之一,公司的该类产品从2023年开始逐步发力,随着客户市场延伸,进入了包括华为、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在内的众多3C和家电企业。
从营收数据来看,永杰新材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21至2024年期间,公司营收分别为63.03亿、71.50亿、65.04亿和81.11亿元。尽管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9.04%,但2024年迅速回升,同比增长24.71%。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营收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7.87%至25.85%。
公司所处的铝压延行业均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作为产品的定价模式,因此,影响公司锂电池领域产品营业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产品销量和定价情况。2023年起,由于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予以取消,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环比下降了49.9%,销量环比“腰斩”大幅超出锂电池产业链心理预期。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5.95%的背景下,国内整车厂和电池厂均存在较高的电池备库量,“去库存成为锂电池企业2023年一季度主旋律”。
为保障、提升市场占有率,特斯拉首先采用了“以价换量”策略,其他新能源车企也纷纷跟进;燃油车也采取了降价方式予以阻击。“以价换量”策略下,电芯价格出现50%左右的降幅;叠加主材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公司2023年营收有所下降。然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全球对新能源车需求已明显提升,结合储能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公司锂电池领域主要客户均公告了进一步扩产计划,客户对公司的产品需求预计也会相应增长。
此外,“新领域新赛道”亦不乏需求。在全球AI快速发展浪潮下,液冷热管理材料(液冷板)已成为高功率芯片、服务器等用于散热、降温组件的优选基材,对应着较大的市场空间。符合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推进需求。高质量产品离不开创新与研发支持。公司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每年将不低于营业收入5%的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研究院,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针对锂电池用高端铝合金板带箔的强度、耐腐蚀性、轻量化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研发创新。其自主研发的1A25铝合金牌号成功注册。
从利润数据来看,2021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39亿、3.54亿、2.38亿及3.1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9.39%、9.68%、8.85%及8.73%。2024年永杰新材营业成本74.0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1.11亿元的91.27%。其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如铝锭、扁锭、铸轧卷和铝箔坯料等,直接材料在成本中占比近9成。2024年研发费用2.77亿元,为营业成本第二大支出。
公司进行原材料成本及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与大型铝锭、铝液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行库存监控调整、及设立全资子公司等,致力于形成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责任编辑: 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