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拓科技IPO获上交所受理,冲刺2025科创板首股

来源: 硬氪
    作者: 硬氪        
傲拓科技IPO获上交所受理,介绍其业务、产品应用、业绩、股权等,分析上市前景与挑战。
 
近日,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傲拓科技)迎来重大进展,其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成为2025年首家被受理的科创板企业。

傲拓科技专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自2008年创立以来,一直从事PLC的国产化研究,现已开发形成NA通用和NJ自主可控两大产品系列,实现软硬件自主可控,元器件国产化率最高可达100%。

值得注意的是,傲拓科技PLC产品已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包括长江三峡集团三峡水电站机组自主可控改造项目、南水北调东线水利枢纽江都四站改造项目、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水利水电、石油石化、船舶、轨道交通、国防等领域。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1%;扣非归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0.35亿元、0.69亿元,整体稳步增长。


业绩 来源于招股书

2021-2023年,傲拓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4.56%、67.94%、74.23%,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行业公司综合毛利率均值为41.73%、42.79%、37.55%。


来源于招股书

公司核心产品为中大型PLC,2021-2023年,中大型PLC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2.73%、64.87%和70.59%,占比逐年攀升;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8.97%、80.98%和83.65%。招股书解释,傲拓科技的定位和同行业公司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一细分领域的国内企业处于发展期,市场竞争不激烈,整体的利润空间较高。其余的产品分别为小型PLC、NARTU业务、集成业务和研发技术服务。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让人类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可以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它与CAD/CAM、机器人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是工业自动化体系的底层关键基础设备。


来源于招股书

中大型PLC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与市场壁垒,以往该领域的中国市场被德国西门子、美国罗克韦尔、法国施耐德等国际厂商长期垄断。傲拓科技围绕关键技术进行突破,据了解,其自主研发的NAPro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及PLC嵌入式软件部署于国产硬件平台,在底层技术上已摆脱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不过,外企在该领域发展较早,有市场和技术壁垒。MIR DATABANK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中大型PLC市场中,本土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仅有5.9%。
傲拓科技的客户集中度不高,前五大客户基本为国企,第一大客户始终为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2021-2023年,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比分别为30.15%、12.79%和6.00%,销售占比逐步分散。


股权结构 来源于招股书

公司股权较为分散,陈思宁为傲拓科技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1.25%股份,间接持有37.59%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8.8%的表决权。

陈思宁,1970年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5-2008年,任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自动控制研究所研发总监;2008年离开研究所后,与弟弟陈宇彦创业设立傲拓科技,2018年8月至今,任傲拓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2008年10月至2015年1月,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陈思宁、陈宇彦,两人合计控制42.73%的股权。2015年1-6月,陈宇彦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陈思宁,并担任傲拓科技投资总监。

公司拟募资7.79亿元,其中5.25亿元拟投入傲拓科技产研一体化中心项目;9441.09万拟投入本地化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6亿元为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傲拓科技能够维持高毛利率,是国内厂商竞争不激烈,可以参照国外品牌定价销售,依靠价格优势提拉业绩。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公司要想稳立国内市场,势必要继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责任编辑: 沐锦

相关资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