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管家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由朝希资本和恒旭资本投资,朝希资本、恒旭资本联合领投,申银万国等跟投
来源: VCA创投
作者:
VCA创投
电管家完成超亿元融资,布局电力全产业链,将用资金技术升级、市场扩张,顺应行业智能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变革与市场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电力服务企业逐渐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近日,国内领先的电力管理服务平台“电管家”宣布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由朝希资本和恒旭资本联合领投,申银万国等机构跟投。
电力服务行业的发展与能源革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密不可分。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电力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电网稳定性和能源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光伏、风电、储能等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需求激增,催生了电力服务市场的广阔空间。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年来连续出台《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等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鼓励电力服务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力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涵盖智能运维、能源托管、储能技术、售电服务等细分领域。
然而,传统电力服务市场长期存在服务分散、技术门槛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尤其是在工商业用户侧,企业普遍面临电力设备运维成本高、用能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痛点。电管家正是瞄准这一市场缺口,通过“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构建了覆盖电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
成立于2015年的电管家,以“让用电更简单”为使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电力能源托管、智能运维、分布式能源并网等一站式服务。此次融资背后,是其多年来在技术研发、客户积累和商业模式上的持续深耕。
电管家的业务布局贯穿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全链条:
前端设备托管与运维: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变电站、配电房等关键设施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故障预警和主动抢修,显著降低用户停电风险。
中台能源管理: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平台可整合用户用电数据,提供能效优化方案,帮助工商业客户降低10%-30%的用能成本。
后端增值服务:涵盖分布式光伏建设、储能系统集成、绿电交易等新兴领域,满足用户多元化能源需求。
电管家核心优势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智慧电力大脑”。该平台融合了AI算法、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三大功能突破:
智能诊断: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析,提前识别设备异常;
动态响应:在电力供需波动时,自动调节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参与需求侧响应;
碳足迹追踪: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技术,为企业提供碳排放核算和碳中和路径规划。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全国超5000个工商业站点,累计处理告警事件数万次,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区别于传统电力工程公司的“一锤子买卖”,电管家创新性地推出“能源托管”模式,即客户以固定费用将电力设施运维全权委托给电管家,后者通过节能分成获得收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不仅降低了客户前期投入,还将企业利益与服务质量深度绑定。数据显示,电管家服务的客户续约率超过90%,其中不乏大型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和跨国制造企业。
此次超亿元融资的领投方——朝希资本和恒旭资本,均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有着深厚布局。朝希资本作为专注于硬科技赛道的投资机构,曾主导多个储能和智能电网项目;恒旭资本则依托上汽集团的产业资源,在车网互动(V2G)、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协同优势。跟投方申银万国作为头部券商,将为电管家后续的资本运作提供支持。
资本加持下的三大战略方向
根据电管家披露的信息,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
技术研发升级:加大对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电厂等技术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平台预测精度和响应速度;
区域市场扩张:重点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用电密集区域,计划未来三年覆盖城市从目前的50个增至100个;
人才梯队建设:引进电力系统、软件工程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同时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产学研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瞄准产业协同效应。例如,朝希资本在储能领域的项目资源可与电管家的分布式能源业务形成互补;恒旭资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有望推动电管家切入充电桩运维和车网互动市场。这种“资本+产业”的双重赋能,将加速电管家从单一服务商向能源生态平台升级。
电管家本轮融资的完成,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折射出电力服务行业的三大趋势:
随着传感器成本和通信技术的下降,实时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成为可能。未来,电力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能否通过数据挖掘提前消除隐患,而非事后抢修。
用户对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强烈,企业需打通设计、建设、运维、交易等环节,形成闭环服务能力。电管家通过布局售电和碳管理,正在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进化。
当前电力服务行业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不足10%,但随着资本和技术门槛提高,具备数字化能力和全国性网络的企业将加速整合区域中小玩家,行业集中度有望显著提升。
技术迭代风险:新型电力系统对柔性调控、多能协同提出更高要求,需持续保持研发投入;
市场竞争加剧:国网、南网旗下综合能源公司加快市场化转型,可能与电管家形成直接竞争;
政策不确定性: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和碳交易规则变化可能影响商业模式稳定性。
对此,电管家管理层表示,未来将坚持“三步走”战略:
深化平台能力:通过开放API接口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务商,构建电力领域的“App Store”;
探索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获取调峰调频收益;
出海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输出中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在“双碳”目标的时代命题下,电力服务行业正站在历史性机遇的窗口期。电管家凭借其技术底蕴和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更承担着推动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此次融资的完成,标志着电力服务赛道从“草莽生长”步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 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