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力新能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首发募资10.05亿港元
2025年4月14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上市仪式,股票简称“正力新能”,股份代码为“3677.HK” ,首发成功募集资金10.05亿港元,正式踏入国际资本市场。
正力新能是一家拥有汽车零部件背景的动力电池公司。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要专注于动力电池产品、储能电池产品及航空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客户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下的大规模应用。
成立以来,正力新能为包括油电混合动力在内的全场景、多路径的全球出行领域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配套规模累计接近400万台,是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长期稳居行业前十的最年轻企业。
“用一颗电芯,串联起陆海空全场景电动化的零碳征程”是正力新能的愿景与梦想。踏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快车道”,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正力新能将以规范治理为基础,把社会责任融入产品及服务之中,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不断提高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效率,并加快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上市企业是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常熟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科创资源、金融资源、专业服务资源集聚优势,深入实施“枫林计划”和“红枫计划”,打造“虞城上市通”服务体系,构建后备企业五级梯队培育模式,通过环境营造、政策扶持、梯队建设等举措,精准服务重点企业,企业上市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成效。
目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其中主板7家、创业板7家、港交所3家、纳斯达克1家,总市值约1400亿元,同时待发行企业1家,省证监局在辅导企业7家,上市后备库企业动态保持在100家,上市梯队接力格局逐步显现,上市公司总体规模持续增长,资本市场活跃度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常熟智造到全球赛道
正力新能以技术创新
按下绿色未来的“加速键”
一颗电芯
串联陆海空全场景
正力新能的创业历程,是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2015年,公司创始团队与丰田汽车开展合作,从生产混合动力电池起步发展。
2020年,扎根常熟这片创业热土,正力新能正式开工建设。
随后的几年间,公司潜心深耕研发创新,钻研打造精益生产、柔性制造、一键切换的新一代软件定义电芯工厂,专注打磨好生产出的每一颗电芯,打造满足应用场景需求的可升级、可迭代、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优质产能。2023、2024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独角兽”企业称号。
2023年,正力新能新一代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产线对客户响应时间整体缩短50%,工时效率提升33%;制造运营管理系统支持天量数据的毫秒级响应,TPS达3100以上。实现了从研发端起始的9大模块、50道工序、3000多项过程参数监控数据覆盖全域共享、精准运营、大数据驱动,拥有能够跨体系多品种快速产线切换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正力新能还建立起了具有前瞻性的“LISA-321”应用场景产品+研发战略体系:在陆地领域,产品覆盖HEV、BEV、PHEV及储能全场景细分市场;在航空领域,产品覆盖固定翼、eVTOL等不同类型飞行器从电芯到电池包,集中式、分布式动力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动力系统产品布局;在海洋领域,加速开发以千吨级货船为代表的公务、货运、旅游船舶标准产品……在不同领域电动化市场为客户提供品质卓越,技术领先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
砥砺前行
携手共赴星辰大海
五年磨一剑,创立至今,正力新能始终以技术与品质为核心,在新能源电池的版图上书写辉煌。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排名榜单中,正力新能从2022年排名第12位,到2023年排名第10位,再到2024年排名第9,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正力新能横跨多化学体系、多动力模式、多应用场景,形成了全场景、多路径的产品矩阵,使得公司技术和产品保持行业领先的竞争优势。
正力新能围绕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快充、安全性、功率等开发了多个行业首创及独创技术,打造品质领先的电池产品。
正力新能已获定点项目的需求总电量超过当前25.5GWh的总设计产能,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位于常熟的银河B区基地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于2025年的第四季度投产。
公司毛利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24年快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转正速度行业领先
目前,正力新能已开发多款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拥有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多家主要客户。
此外, 公司正在不断优化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半固态产品技术,并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为未来发展加码助力。
责任编辑: 沐锦